1分快3官网

招生简章|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校长信箱:yantaisizhong@sina.com
课改展示:陈玮、王苗苗师徒课
2016-06-22 15:45:16

 导学案教学的初步尝试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总结
            物理组 陈玮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一种学习方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导学案逐渐成为自主互助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作为承担着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任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着重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课题
  一节优秀的示范课应该能够突出我们对课改的正确理解,突出新旧教学模式的对比,突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上产生的成效。所以,首先我们结合课标的要求,从整体上对一章的教材的基本知识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课题的选择重点考虑了要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难度适中。以便于指导学生依托导学案预习教材内容,使学生对新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产生兴趣,获得成就感。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教学进度选择了《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第三节《万有引力定律》。
  二、备课
  通过对以往教学的反思我们发现,在以前的备课中存在着重知识、轻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等弊端。在集体备课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深有同感,大家一致认为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表达、点评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讨论,我和王苗苗老师加以整理形成书面导学案。
  1.备知识内容
  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本节《万有引力定律》是《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的第三节,备课时我们首先进行全章备课,一起制作了前三节的导学案。将知识脉络整体呈现,确定本节要处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2.备导学案
 。1)思维参与。为了避免学生直接到各种教辅资料上找现成的答案而不动脑,导学案中预习部分以主观性问题形式代替以往经常采用的客观性填空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
 。2)突出重点。万有引力定律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自己可以通过阅读完成。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采用大篇幅突出重点,尽量详细、具体,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3)分散难点。月-地检验是本节的一大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一内容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是可以听懂,但是往往只是被动的听懂,没有主动的思维参与,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就不能灵活的运用,更别提将这种方法加以迁移用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了。所以在准备这部分的导学案时,我设计了关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小故事,来提起学生的兴趣。并将一个较大的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呈现给学生,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都对下一个小问题给出了思路和引导。几个小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进行课内探究。学生在学习了对定律的月地检验以及定律内容之后有了一定的基。俳凶槟诤献魈骄。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问题。三个问题层次分明、梯度明显,循序渐进,多台阶、小步走,降低门槛。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很简单,但学生一步一步走上来之后会发现自己对万有引力定律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对以后即将学习的航天问题做好了必要的铺垫,甚至对将来高二学习微观粒子的运动埋下了伏笔。
 。4)设计环节。我们将本组前面几期导学案加以充实和丰富,设计了【学习目标】、【知识准备】、【自主预习】、【我的疑问】、【合作探究】、【学以致用】、【总结反思】和【知识链接】等环节,既方便了学生的使用又可以形成模板,方便以后导学案的设计工作。
  3.备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导学案中【学习目标】部分直接呈现给学生,【知识准备】和【自主预习】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处理到的程度进行预判,并根据预判设计该内容的处理方法。例如学生定律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自行解决,设计成填空;而月-地检验部分则需要细化成小问题。
 。2)批改导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生的成效。提前一天发放导学案指导、督促学生独立、认真完成,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回收进行批改,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出优秀组、优秀个人、完成较好的环节、完成不好的环节,以备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例如定律部分采取学生口头回答结合教师板书的方法;而月-地检验部分采取组内讨论加学生投影展示讲解等。在批改学生的导学案时在自己用的导学案上标注出每个问题做的好的学生的名字以及所属的小组,做到心中有数,方便加分时节省时间,鼓励学生,并作为提问学生的依据之一。
  4.备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对导学案完成的情况设计每个环节的处理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进行学习,教师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关键点进行点拨,各环节之间如何过渡衔接,自然流畅,逻辑严密,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进行预判,并准备好各种应对方案。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活而不乱,形式活泼、内容严谨、结果有效。
  5.备课件、板书 
  板书仍是学生做笔记的依据,所以板书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件以实用为原则,为教学服务,不追求花哨,简洁有效。课件与板书不重复、课件与课堂教学不割裂。各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些都需要在备课中精心设计,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实施
  在常规教学中是没有试讲的,每一节课都是实战。课堂教学不是把备课中准备的内容照本宣科地逐条完成,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获得方法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随时通过眼神与学生交流,通过表情向学生传达批评、鼓励、赞扬,让学生觉得时刻受到关注。要随时观察讨论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点拨、肯定学生,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重点讲解,精讲点拨,使导学案的使用成效达到最大化。
  四、课后反思
  王苗苗老师第一遍的试讲,我们全组的老师都去听课。在听课中,发现王老师对导学案的应用非常重视,课前做了认真的批改和点评。但教师对难点内容的处理较为简单,略显得空洞、表面化。为此全组老师又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苗苗老师认真反思、修改,在最后的汇报展示中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受以往习惯的影响,在预习环节有消极应付、抄袭教材、教辅资料的现象,思维参与不深,提不出问题或勉强为了完成任务而提出的问题肤浅、表面化或偏离主题,影响课堂对主题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努力,导学案的使用会更加规范、合理、有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014-05

     汇报课总结 王苗苗

  新学期伊始,接到学校的安排,让我跟师傅共同开展“课改汇报展示课”,这让我既感到高兴又倍感压力。高兴的是学校能给我这个学习进步的机会,感到压力的是担心讲不好。不过这次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现在我就这次讲课作如下总结:
  最先面临的问题是选择课题,我们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节换到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后来又换到万有引力定律。一开始我想讲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因为我在上一年已经讲过一遍,对这个课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可以少花一些力气,可是这一节课内容很多,不仅有水平面的圆周运动还有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因为课改主要体现学生的自我探究,这样时间上就没有把握。师傅的意见是讲一节既要有内容值得探究的课,又要不是很难学生自己通过讨论能够理解的,所以我们最终决定就是讲万有引力定律。
  接下来就是做导学案了,师傅说在备一节课的时候不是单纯的备这一节课而应该备着前面几节和后面的,因为前面的是对这个课的知识铺垫,有了第二节的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的推导过程而得到太阳与行星引力的大。庞辛撕竺娴呐6俚牟孪牒屯频脊。而且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节的难点就是月地检验过程,前面需要把平方反比规律进行一定的铺垫学生才能够顺利的进入到这一节,月—地检验过程比较难理解,师傅把课本上的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表面苹果下落的重力加速度的比较换成同样是苹果,如果苹果到月球那么高的位置和在地球表面向心力的比较从而引出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和苹果下落的重力加速度的计较,我觉得这里太精彩了,我自己应该是想不到的,真的是学生能不能探究不出来关键是看老师的引导和设问,这真的是一门艺术啊。
  我觉得一节课的好坏与学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如果反应活跃表现的比较好会调动老师的热情,相比之下,如果学生不积极,不热情,会打消我讲课的积极性。这次汇报课就深有体会,第一次讲的班级学生很热情,求知欲很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都很积极,所以我觉得这一节课很顺利。可是听了师傅的课后,感慨万千,觉得她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多余的,都是经过打磨的,让我很惊讶的是师傅把这节课的详细教案前后写了三遍,而我总共写了一遍。师傅在课堂上特别注重情感教育和知识的前后衔接,把牛顿的故事,卡文迪许的实验插入在课堂中,相比之下我的就空洞多了,我的课堂中只有这一节的知识,不会前后衔接也没有情感教育,我想我应该多累积了。所以第二节的时候我试图加入这些内容,可是我觉得我说的很生硬,后来师傅告诉我说因为这不是你自己的东西,我想任何东西都需要内化成自己的才能够灵活运用。
  汇报课之后感觉到自己与师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师傅的严谨的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我感慨颇多,有差距才有进步,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星光法学社是联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也是锻炼学生的平台。[详情]
1分快3官网(游戏)股份有限公司